400 650 1979
3月7日,走進鎮寧自治縣本寨鎮中浩茶園,一片山坡映入眼簾,放眼望去,滿山青翠格外養眼。雖還未到豐產期,但許多茶樹已過半米高,幼嫩的茶青立在枝頭,散發著淡淡的春意。
“從荒山到茶園,這是我們本寨鎮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時期,打造產業核心的第一步,即充分利用閑置資源,扎實推進產業發展!北菊傸h委副書記、鎮長阮時方說,多年來,本寨鎮一直苦于沒有鎮級核心產業,直到2020年,鎮政府引進了安順市中浩農業有限公司,以打造“萬畝茶山”為目標,采用“龍頭企業 鎮政府 村合作社 農戶”的模式,開荒山,建茶園。如今,項目一期已完成5000多畝,覆蓋周邊奮箕沖村、本寨村與營峰村等多個行政村。
轉眼間,茶園已進入蓬勃發展的第三個年頭,雖還不到豐產,但已有少許茶青可采,每天茶山上都有二三十位村民參與采收。
“在這里務工,我既可以掙錢,還可以照顧家里,挺滿意的!眾^箕沖村村民楊艷一邊熟練地采摘茶青,一邊告訴記者,她在這里采摘一斤茶青大約15元,超額還有補貼,熟練后一天賺一兩百沒問題。
如今對這個茶園產業,村民們是一口一個滿意,但誰曾想到,最初的時候大家卻是滿口的不答應。
“因為開發5000畝荒山不是一個小工程,村民又對我們公司不了解,所以難免擔心!卑岔樖兄泻妻r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新華告訴記者,為了打消村民們的顧慮,在鎮政府和村合作社的積極對接下,公司先流轉出了500畝土地進行開發,并在整個開發環節中,村民也看到了公司的實力,慢慢地便開始有村民主動到政府來申請流轉開發。
阮時方說:“想贏得群眾信任,就必須要做實事出實效。在茶園項目中,村民流轉土地有200元的流轉金,參與土地開發有勞動金,參與采茶青也有務工金,進入第四年豐產期以后,每年還能按土地流轉比例拿到茶青利潤15%的分紅金,村里也能拿到茶青利潤的5%作為村集體資金,各種實實在在的務工費拿到手里,村民自然會算這個賬!
如今,隨著茶園發展越來越好,本寨鎮也在積極謀劃,通過產業促發展,重點做好農產品加工、鄉村旅游等產業,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,扎實做好農業產業強鎮建設。
做好深加工,延長產業鏈。今年3月,中浩茶園加工廠順利投產,其中包括烘干室一間、冷庫四間、加工線兩條等,日加工鮮葉量共計1100斤。
“目前只是剛起步,全廠產能還不到規劃的10%。但我相信,到2024年,茶園全面進入豐產期時,我們的產能將實現最大化!睏钚氯A說,目前雖然工廠產能較低,但已足以覆蓋周邊一些零散作坊以及承接外來訂單,如今的訂單大多銷往浙江、杭州、福建一帶。
在旅游帶動方面,本寨鎮也在逐步規劃中。據悉,該鎮以政府引、企業幫、村級治、評比改、干群建的“五線譜”模式來推進宜居鄉村創建工作,利用安順市中浩農業有限公司的村級項目分紅資金,集中建設奮箕沖村宜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,通過整治鄉村環境,讓村莊到茶園,搭建出一條靚麗的風景線,為以后的“茶旅結合”發展打下基礎。
從一片茶葉出發,邁上三產融合之路。如今,本寨鎮以茶園建設為引領,全力推進三產融合,帶領當地老百姓走向村美、民富、產業興的美好未來。(本報記者 張江隆)
來源:安順日報
